毫无疑问,创客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一个群体。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创客”也成为国内商业媒体中刷屏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张瑞敏在《致创客的一封信》中写道:“时代列车转入一个新的轨道,‘零距离’、‘去中心化’、‘分步式’的互联网思维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人人时代,一个人人创客的时代。”
是的,一个被时代催生起来的特殊群体——创客,正悄然崛起。
“创客(Maker)”一词最早来源于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的一部科幻小说的名字。他在书中写道:“通用电气、通用磨坊以及通用汽车等大公司的时代已经终结。桌面上的钱就像小小的磷虾:无数的创业机会等待着有创意的聪明人去发现、去探索。” 科利•多克托罗的描述,给了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以灵感,让他写出了名为《创客,新工业革命》的畅销书。他在该书中描述的“创客”,是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近两年,“创客”的概念传到中国后,本土化的解释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巧妙运用。他在海尔进行组织转型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创新理念。
海尔的这种提法,对身处 职场的我们,到底有何启示?我们又怎么样通过自身思维和行动的改变来适应时代的转型与变化?
一种是“折扣型”工作状态。所谓“折扣型”工作状态是在被动接受工作指令的情况下,对工作的执行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良好结果,工作最终会被“打折”,还有部分完成不了或只完成了部分工作。
一种是“全执行”工作状态。对本职范围内的工作,均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百分之百地执行到位。
一种是“超越型”工作状态。即能超越于别人的期望,超额完成工作。
如果真正要在职场当中胜人一筹,无疑要使自己能进入“超越型”工作状态:一是工作具有主动意识;二能够保证结果超出别人的期望。我认为,这种状态之下的,就是职场的“创客”,只有让自己成为“创客”,才能和自己所在的平台共赢未来。
如何让自己成为“创客”?“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也要不断地进行思悟: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需要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要解决客户的哪些痛点?如何做才能让客户尖叫?把手头上的每一件工作都切换到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如何工作,这就是“创客”思维。也只有成为这样的“创客”,才能实现最终超越于别人期望的工作结果,从而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把个体化的创新能量引入企业,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对企业而言,培育让人人成为创客的氛围,搭建让人人成为创客的平台,是必须思考并且要有所作为的;对自己而言,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创客,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人,也是必须思考并且要有所作为的。
创客多则企业强。因此,《长尾理论》的作者,创客慨念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预测:未来10年,“创客运动”将扮演助推器的角色,让个体和数字世界真正颠覆现实世界,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
创客,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声。
文/涂满章
本文为中人网原创文章,为保护原创作者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