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人才网 > 校园招聘 > 校园资讯 > 正文
调查称85.7%受访者感慨身边残障儿童入学不易
发布日期:2013-9-12   点击次数:1271
发送该信息到手机

      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王雁:目前我国残障儿童特殊学校的数量明显不足,仍有大量适龄残障儿童处于失学状态。2011年中国残联的一项实名调查也显示,适学残障儿童中,有近12万人没有入学,而且这些孩子的残障程度比较严重,且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据,我国0~14岁的残障儿童有817.5万人,约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15.8%。在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不便,到了适学年龄,许多人还无法正常入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对1141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残障儿童,但85.7%的受访者感慨时下残障儿童入学并不容易,76.7%的受访者认为身边残障儿童的受教育状况不佳。

  86.3%受访者直言周围服务残障儿童的福利机构很少

  深圳市宝安区的毛女士有一个9岁的女儿,小女孩一出生就有先天发育迟缓的问题,在学习与接受过程中显得很慢,比正常孩子差了不少。毛女士也曾想过送她到特殊学校去,但一般的特殊学校对残疾孩子的分类不够细,“不同情况的孩子都在一个班级里,很容易被忽视”。她说私立的特殊培训机构虽然专业,但价格昂贵,“一个月5000多元,我的工资还不够给孩子交学费的。”

  在其他残障儿童家长的建议下,毛女士最终还是让孩子上了普通学校。她感觉,“普通学校比特殊学校的进度快,形式也丰富,和同龄正常孩子接触,也能让她开朗一些。”

  在日本长崎大学教育研究科研究员张璐看来,我国目前许多残障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存在既缺乏社会的认可,又缺少专业学习平台的问题。比如2012年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刘伟,10岁时意外失去双臂,但一直喜欢音乐,结果在求学时却多次被拒绝。“如果不是他个人努力,恐怕很难被大众熟悉,这背后折射出社会对残障儿童仍有冷漠视。而接纳并培养他们的福利机构发展严重不足,更使他们面临入学困境。”

  调查中,86.3%的受访者直言,周围很少有服务残障儿童的福利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王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是服务残障儿童的福利机构不足,我国目前残障儿童特殊学校的数量也明显不足,仍有大量适龄残障儿童处于失学状态。“教育部(微博)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国家支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这说明目前的建设规模仍跟不上需求。2011年中国残联的一项实名调查显示,适学残障儿童中,有近12万人没有入学,而且这些孩子的残障程度比较严重,且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数量不够,质量也不达标

  南京某大学教师胥老师的儿子轩轩已经10岁,胥老师说轩轩出生时发育很正常,2岁多时开始不爱说话,后来演变成了自闭症。轩轩现在就读的南京中山小学是一所普通小学。“普通小学对缓解孩子的自闭更有帮助,但也不是没有问题。自闭症儿童情绪不受控制,如果没人管,上课时会突然冲出教室或大笑,这就要求必须有大人陪读。”

  由于这种原因,胥老师有两年时间都是半天上班半天陪读。后来工作太忙就请了陪读老师。但这种老师并不好找,轩轩前后已经换了4位。“中国的融合教育(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同挤在一间教室学习的方式——编者注)没有设置专门的辅助人员,家长的负担很重。比如,孩子写字有困难,需要扶着她的手腕,但没有专业人员指导,方法只能靠家长摸索。低年级时,学校老师还有精力照顾一下,年级一高,老师也没时间‘开小灶’了。”

  杭州萧山特殊教育学校的王老师从事特殊教育十几年了,她说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困难。首先,特教老师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对医学、尤其是有关康复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很浅。“但想照顾好特殊孩子,通常需要心理、医学和教学三方面的知识背景。比如,我是语言康复课的老师,如果学生有构音障碍的问题,我不仅要纠正孩子的语音,还要知道他肌肉的问题。但是,一般教师只对传授知识在行,对怎样有针对性地配合训练却有些捉襟见肘。”

  王雁表示,在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上,我国目前不仅数量不够,质量也达不到要求。很多城市聘任特殊教师的标准是本科,但由于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陈旧,毕业生都只是大专学历。结果,特教专业出来的教师反而进不了特殊教育学校。

  张璐认为,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不理想,不仅在于师资力量短缺上,也在于培养方法过于生硬。日本在面对残障儿童群体时,不仅在每个学校设置残障特殊班,由政府担负一切生活学习费用,还会举办文化音乐节等兴趣活动鼓励智障残疾人积极参与,让他们在音乐和戏剧等活动中感受到师长的关怀和重视。

  调查中,对于残障儿童来说,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得到尊重和认可”(37.3%)和“获得平等教育机会”(19.7%),其次才是“提供物质帮助”(9.3%)、“获得社会的关注”(8.2%)、“得到关爱”(7.9%)和“公共资源的支持”(4.8%)。

  55.6%受访者期待政府与社会合力改善残障儿童教育状况

  如何才能真正改善残障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中,55.6%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和政府合力支持”,其次是“提供平等教育机会”(13.5%),“让特殊教育更加丰富和细化”(13.1%)排在第三位。其他还有:“提高现有特殊教育的办学质量”(9.5%)和“加大特教师资培养力度”(6.4%)等。

  王雁表示,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扩充特殊教育资源,比如,整体投资40亿元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发改委拨款5000万元支持一些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等,但迅速扩充也容易造成质量把控难题。“很多地方师范院校知道这个项目后,就匆忙上马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成果令人担忧。”王雁认为,要解决目前残障儿童的教育问题,就要在培养教师和审定资格时确定统一的标准,否则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需求无法对接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

  胥老师介绍,在国外,学校会有高年级学生成立的志愿组织,和特殊孩子一年结成一个对子,平时和孩子一起学习,周末陪孩子一起活动。与之配套的,是相对健全的辅助制度和经费支持。

  张璐建议,对于残障儿童,音乐教育不仅能够舒缓情绪,建立残障儿童的精神稳定性,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交流。由于残障往往会给儿童造成心理障碍,产生自卑自怨的情绪,如果无处表达和宣泄就容易郁积成疾。而音乐不仅能够对儿童的听觉、节奏感、记忆力和注意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等产生有益影响,并能有效地矫正感知障碍,还能够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和展现自我,从而激发他们细腻的情感,甚至能发展成为自身的一技之长,使他们的身心和品格都能获得有益锻炼。


关注濮阳人才网微信
实时跟踪简历状态

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押金、报名费、代收体检费等),请应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