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校园招聘的时候,更多是冲着好公司的名头去的,如世界500强企业,但是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以后可能的上司情况其实有机会了解的并不多,还是真的看语气,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上司。也经常听到当年的同学吐槽遇到一个多么不靠谱,多么令人发指的老板,然后在是否离职离开中犹豫。如果是你,好公司和好上司,只能选择一个,你会如何选择?
鱼和熊掌通常都难以兼得。进了一家好公司,却发现上司的风格不是自己喜欢的;而有时遇到了一个好上司,公司整体大环境却又不好。 “‘好上司——烂公司’就像是铺着天鹅绒的棺材,而优秀公司的声誉将为你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极有分量的资质证明。” 在好公司里的蹩脚上司手下工作好,还是在烂公司里的好上司手下工作好?对于这个问题,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杰克·韦尔奇给了我们如上这个答案。 这听起来是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答案。但事实上,我们身边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公司可供选择,而烂公司里的好上司又经常绊住我们寻求好公司的腿步。再说了,如果进 入一个好公司,还需要它的声誉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资质证明么——很多人早偷着乐了:既然是优秀的公司,何不当成终身职业?杰克·韦尔奇的答案太标准化,而没有考虑到每个选择所面临的真实境况。职场和人生一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每个选择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博弈、理智与情感的较量的结果。
选择好公司还是好上司?不同的择业年龄,不同的职业定位,自然有不同的选择。
谢秦:虽然很辛苦,待遇也只是行业平均水平,但学到了很多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实力不是够强大,进入普遍意义上的好公司的几率是非常渺茫的。非名牌大学毕业、没有任何背景的谢秦,当年求职目标就非常务实:能正常运转的中小企业,如果有幸能遇上一个好上司,那便是自己的造化了。 他毕业那年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但一家设计公司还是对务实的谢秦发出了面试邀请。说实话,这家公司比预想的还要小,只是租了一幢楼里的三居室,一切还是 乱糟糟的,显然是成立不久。但年轻的同事们都在愉快地忙碌着,令人不由自主地感染到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活力。面试他的考官,也就是他的上司,说话温和,态度 谦逊,给人感觉很舒服。 谢秦上班后才知道,上司原来是业界很有名的设计师,从原单位辞职后,组建了这个新公司。他的很多同事都是跟着他一起辞职的。 这些年来,公司经常有设计作品获得各种各样的奖项,虽然上司才是主要设计者,但奖金他从不多拿一分,都是部门的人平分;如果有人加班,他总是自掏腰包,请大伙吃夜宵。让谢秦更为感动的是,有一次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客户大为不满要退单,上司不仅安慰谢秦说没事,还自己跑到客户处,承诺由自己亲自完成设计,才取得了客户的谅解。 到今年8月,谢秦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虽然很辛苦,虽然待遇也只是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他想再坚持几 年,如果公司发展好,他便安心做下去;如果公司发展不好,这些年跟上司所学的也足以令自己在业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叶心尘:大公司制度健全,薪资稳定,但发展空间有限。
众人所认为的“好公司”,往往包括稳定丰厚的薪资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等。但另一个事实是,这样的“好公司”员工庞杂,很多人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出人头地就成为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叶心尘当年进入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人力专员时,她的同学都惊呼说她的机遇好。几年做下来,她觉得这样的大公司确实不错,制度健全,薪资谈不上有多丰厚,倒也稳定,并按国家政策缴纳“五险一金”。但令她郁闷的是,在这样的公司,发展的空间实在有限,重要部门的中层一半以上是通过猎头公司获得的,只有极少数的内部优秀员工获得了升迁的机会。 心尘在同样的岗位上做了将近五年,虽然受到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但仍旧看不到升职的希望。她的上司,也就是人力资源经理,是公司的元老,但一时半会也不会退休。她唯有寄希望于经理更上一层楼,这样才可以腾挪出一定的空间。更让她郁闷的是,这个岗位无法让她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上司对她的要求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 她已经厌倦这份工作了。她才28岁,想有点激情,有点改变,但看着她的同学不停地从一个单位换到另一个单位,她又有点害怕。她现在的想法是,等生完孩子后,如果足够有勇气的话,就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在这个公司所掌握的人脉资源,开一个猎头公司。“但是谁知道呢,这只是一个设想。”她说。
鲁祥:好公司里的蹩脚上司,不会是你永远的上司
“遇到一个好上司,可能让人终身受益,但你不可能永远跟随这个好上司。同样,在一家大公司,即使你遇到一个很难相处的上司,他也不会是你永远的上司。”刚升任为部门副主任的鲁祥这样认为。 鲁祥在一家大公司上班。刚到这家大公司,他就见识了自己主任的“难以相处”。主任跟他例行谈话时,都没正眼瞧他一眼。得知鲁祥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时,主任还酸不拉叽地说:“这么牛的大学,怎么不留在北京发展?”知道鲁祥还曾在一家公司担任过中层后,主任又说:“哟,看不出还做过领导!” 后来的工作中,鲁祥没少受主任的冷遇,重要任务从不指派给他,一些没人愿意做的事却没少叫他做。谁都不是傻子,同事们都看出了主任的别有用心,只敢在私下里和鲁祥聊聊天,一旦主任来了,便立刻闭嘴,各做各的事。 但鲁祥毕竟还是有些能耐的,即使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活,他照样干得很出色。时间长了,上司的上司便开始留意起这个小伙子。两年后,主任被调离了原来的岗位,而鲁祥成了这个部门的副主任,主持部门工作。 但回想起两年里受到的冷遇,鲁祥也坦承:这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他也曾好多次想过辞职。但有一点,他强调,一个重视人才的好公司,真正的人才终究不会被埋没。这也是他咬着牙坚持挺过来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