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今年才毕业,初出校门的她,很快就成了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中的一员。在校专业课成绩不错,担任学校社团干部,业余奖项颇丰的她,被不少单位相中,但她抱定决心,就想去当地的一家知名广告传媒公司做策划员。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面试,小梅信心满满。在面试环节,小梅机智敏捷,对答如流,获得主面试官的点头称许,临近结束时,贸然被询问是什么星座,小梅莫名其妙地回答“射手座”,就这样结束了面试。
后来,通知录用的时间到了,小梅没接到音讯,不甘心的小梅打电话过去咨询,却被告知“虽然你笔试和面试成绩相当不错,综合能力很强,但我们这次只招收双子座的,所以抱歉”,一串“嘟嘟”声挂了电话,留下小梅呆愣愣地立在那里,难道用人单位招人还看星座那玩意儿吗?在小梅看来,星座不过是八卦娱乐,根本不足挂齿,可自己竟然就栽在这儿,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类似于限定星座的招聘条件,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就业歧视。相对于赤裸裸的就业歧视而言,现今的就业歧视越来越呈现出隐秘性的特点,劳动者必须学会识别就业歧视,才能依法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借助火眼金睛 识破就业歧视
常见就业歧视形式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相貌歧视,身高歧视,残疾人歧视,工作经历歧视,社会背景歧视,甚至星座歧视,血型歧视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了,如果是法律对特定岗位有法定的限制性条款,则不属于就业歧视。比如,法律出于对女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设定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在此限度内,用人单位只招聘男性劳动者,就不存在涉嫌性别歧视问题。
识别用人单位是否涉嫌就业歧视,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包括工作岗位与求职者个人综合能力相符合程度,比如有些岗位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资格才能应聘;是否属于特定岗位的特殊要求,比如法律规定有些岗位需要求职者具备专业资格证书且要有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是否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保护,比如女职工在“三期”不宜从事的工作等。
在现实招聘中限制性条款五花八门,除了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量之外,还必须符合指定星座的条件令人大跌眼镜。星座原本是与个人能力完全无关的因素,特意指定星座,实际上是对求职者的就业歧视。
招聘限定星座于法无依 求职者可依法维权
在现实招聘中限制性条款五花八门,除了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量之外,还必须符合指定星座的条件令人大跌眼镜。从“自我归因”和“巴纳姆效应”来说,星座如同八卦,星座原本是与个人能力完全无关的因素,特意指定星座,实际上是对求职者的就业歧视。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得歧视劳动者,应当为求职者提供公平合理的就业机会,劳动者依法享有自由择业权。利用星座对求职者实行不合理的区别对待,剥夺了公民依法享有的公平就业机会。招聘单位以星座作为拒录求职者的理由,不仅牵强,更无法律依据,求职者可依法维权。
虽然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尚未构成劳动关系,针对就业歧视,劳动者必须掌握相应的维权渠道:求职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招聘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就招聘单位的就业歧视提起诉讼,或者向媒体求职,借助舆论监督力量,限制招聘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
求职者若被“星座”所坑后,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证据意识,保存用人单位把星座作为录用的限制性条件的招聘公告,以及招聘单位对个人综合能力考评资料,防止理亏词穷的不利地位,降低维权时证据不足的法律风险,在诉讼维权中才有更大的胜算把握。
濮阳人才网王伟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