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永远都不会是最耀眼的市场亮色,但却必定是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修炼内功的基础上打通产业链是国内纪录片成长路上必须要完成的蜕变。
镜头前面是云南建水县的豆腐夫妻,当那位妻子被问道“你想过自己会嫁给磨豆腐的人吗?你想过这辈子就磨豆腐了吗”?她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又灰暗下来。她对自己的生活是不满意的。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讲过的故事,那些生命的苍凉,对生活的妥协和低头,也让美食的味道在人们心中散发得更长久,正是这部作品为今年的纪录片重新镀上一层金箔。
意外收获高收视率和口碑之后,《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连播三轮,并在上海电视节上卖出每分钟1万元的“天价”。2011年开播以来从没有经营广告的央视纪录频道也母凭子贵,在2012年收获了超过2亿元的广告招标,甚至连央视纪录片销售额也由此比去年增加了50%。
如果没有它,很多人对于国产纪录片的深刻印象大概依旧停留在《河殇》抑或《大国崛起》,其实中国每年仅体制内生产的纪录片就已经在400-500部,却因优秀作品未强大到足以打通整个产业链,再加上交易和播放渠道双重受限让纪录片市场一直未走出阴霾。
然而从去年开始,纪录片市场上开始有新的力量注入,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完成的《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纪录片市场总投资约为8亿元,总收入超过10亿元,与2010年相比实现了近2倍的增长。优秀作品的出现吸引了投资人的目光,新媒体等更多播放平台已相继为纪录片开放,人们对于纪录片市场的期待也再次潜行。
付出未必有回报
优秀作品的出现为纪录片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信心,但像“舌尖”一般取得商业成功的纪录片作品在国内市场上依旧属于偶然,中国纪录片的整个产业链一直尚未完全闭合,国内纪录片市场的蜕变并非易事。
国内纪录片也有体制内和商业民营两种截然不同的出身,但无论出身如何,纪录片都属于付出又未必有所回报的领域。几年甚至十年的拍摄历程都属纪录片的正常周期,而纪录片又不像商业片那样可以拍完之后立即收获商业效益。生态鸟类纪录片《天赐》导演孙宪在观众见面会上为7年来拍摄的艰辛几度哽咽,这似乎并不奇怪。
《舌尖上的中国》或许已经能够让同行羡慕不已,能够依靠国家资金支持的央视纪录片频道本来已经属于少数。即便如此,执行总导演闫大众现在都还记得10个多月拍摄周期里的孤独感受,对于能否回收成本完全未知。团队甚至曾经考虑在最后一节加入广告植入,做一集中华最优秀餐厅的专题以收回成本。因此“很多电视台都已经不太愿意对高风险的纪录片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民营企业的生活自然更加充满焦虑,在尚缺乏专业纪录片投资基金的当下,民营资本的介入只能听天由命,他们要么去国外寻找支持纪录片拍摄的民间基金,要么只能自筹资金,国内很多纪录片导演都只因热爱而制作,对商业并不强求。因此现在很多民营纪录片公司只是引进国外纪录片卖到国内电视台,做一些翻译制作,编写字幕之类的事情。
|